聚丙烯酰胺產品本身基本無,因為它在進入人體后,絕大部分在短期內排出體外,很少被消化道吸收入。多數商品也不刺激皮膚,只有某些水解體可能有殘余堿,當反復、長期接觸時會有刺激。但某些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情況就復雜得多,這是因為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引入的氨基類等基團,其往往數十至數百倍地高于陰離子型和非離子型,他們的正進一步研究中。
PAM及其水解體是低或無的。PAM的來自殘留的丙烯酰胺單體和生產過程中夾帶的有重金屬。丙烯酰胺為神經致劑,對神經系統有損傷作用,中后表現出肌體無力,運動失調等癥狀。因此美國衛生局規定,當殘留單體量超過0. 5%(質量)時,就應在PAM的產品包裝上打上“”標志。聚丙烯酰胺工業產品中殘留丙烯酰胺的含量各國衛生部門均有規定,一般為0.5%^0.05%。如應用于水的一般純化處理時,丙烯酰胺含量在0. 2%以下,用于直接飲用水處理時,須在0. 05%以下。
國際健康衛生組織1985年出版的丙烯酰胺標準指出:PAM中AM殘留量控制在0. 05%以下并控制用量時,處理后水中AM的含量將低于0. 25μg/L,符合大多數國家的飲用水標準。排放水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應在1-50 μg/L。因此目前歐美主要國家一般規定,飲用水處理及食品工業用PAM中殘留AM含量應在0. 05%以下,并應控制PAM用量。白色粉狀固體,溶于水,幾乎不溶于有機溶劑。在中和堿介質中呈高聚物電解質的特征,對鹽電解質敏感,與高價金屬離子能交聯成不溶的凝膠體。